-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及其原因(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及其原因論文)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及其原因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營銷成功案例分析
網絡營銷案例英文名是InterMarketing Case,我們在營銷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可供參考、有討論價值的例子,那么,我們就可以從中提煉出精華為自己的工作做參考,也可以讓更多人通過案例來了解網絡營銷,網絡營銷注重的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要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前瞻性,案例是實踐中帶有普遍和代表性,反映了一個問題或一件工作,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演變過程,網絡營銷案例的分享目的在于過對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網絡營銷成功案例,說不定可以為大家提供思路和方法呢?
1.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在2013年夏天仿照在澳大利亞的營銷動作推出可口可樂昵稱瓶,在每瓶可樂瓶上都寫著“分享這瓶可樂,與你的___”,有“白富美,高富帥,文藝青年,天然呆”等,我們大多都沒有注意到前面的字,焦點都在稱號上面,因為,這些詞都是網絡和電視上非?;馃岬拿~,它更貼近我們的喜好,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由于產品的新穎性和稀缺性,引發(fā)了第二次討論,引發(fā)公眾對于產品的渴望,最終促進了整個產品的銷量,并以此獲得艾菲獎,可口可樂的成功顯示了線上先下整合營銷的成功,并證明了在品牌傳播中,社交媒體不只是Campaign的配合者,也可以成為Campaign的核心。
2.爸爸去哪兒
2013年除了可口可樂的整合營銷,還有《爸爸去哪兒》成功的口碑營銷,《爸爸去哪兒》在開播前幾乎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在開播第一集,《爸爸去哪兒》社交網絡的討論突然火爆起來,并不斷有觀眾主動搜索和介紹,這便是口碑營銷的典型表現(xiàn),當然,也少不了明星效應的影響,這些因素同時成為熱點,不火,都說不過去了。
3.五谷道場
方便面作為一種快速消費品,五谷道場從油炸到煮的出現(xiàn)是一個質的變化,主要倡導“非油炸,更健康”的理念方式,以獨特的賣點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其實,社會在不斷的發(fā)展和變化,網絡營銷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需要的是打破和顛覆行業(yè)規(guī)則,當然,同質化的`競爭環(huán)境下,需要的則是動態(tài)調整與時俱進,迎合廣大消費者口味。
微博營銷成功案例分析
微博作為一個話題廣場成為越來越多企業(yè)營銷的主戰(zhàn)場,甚至很對企業(yè)對于怎么做營銷的認識就是如何做好微博營銷,這足以看出微博營銷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下面講講微博營銷成功案例,了解不一樣的微博營銷秘密。
在微博世界,有企業(yè)官方賬號,有社會化媒體賬號,還有大量的個人微博等等,要想在如此巨大的微博市場里面脫穎而出,積累大量粉絲同時實現(xiàn)轉化,這是需要一系列詳細微博策劃的。以海底撈微博營銷來看:
海底撈微博的興起更多的源于他的服務,很多人說海底撈的味道其實也一般,但是他的服務確實非常好。曾經在微博上很火的一個段子是“人類已經無法阻止海底撈了”這樣一句話借助之前的流行句“人類無法阻止XXX”使得海底撈迅速在微博上火起來了。更重要的是,海底撈的微博內容也確實更多的是體現(xiàn)他們的服務,這樣粉絲在去到海底撈消費的時候即使感受不到菜品的味道不是那么的突出,但是也不會感到不爽,因為他們體會到海底撈優(yōu)質的服務。
海底撈微博營銷給人印象深刻的還在于他在微博上的危機公關處理能力。曾經海底撈被曝光出現(xiàn)“骨頭湯的勾兌事件”,對此,海底撈在官方微博上第一時間進行了坦誠說明而沒有任何推卸責任的情況,海底撈官方微博表明愿意接受媒體和公眾的監(jiān)督,同時樂于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這樣一場突發(fā)的危機公關因為海底撈的坦誠態(tài)度順利化解了。
從海底撈的微博營銷可以看出,做好微博營銷方法也許很多,但是對于企業(yè)來說,知行統(tǒng)一、坦誠態(tài)度、與粉絲及時交流等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微博上,各種事件傳播非常迅速,企業(yè)也好,媒體也好,個人微博也好,做好微博營銷更多的還是需要有一種態(tài)度,什么樣的態(tài)度決定什么樣的結果。
二、互聯(lián)網成功案例3個
互聯(lián)網不但改變著人們的交流方式,改變著人們了解信息的方式,改變著人們購物的方式,它也持續(xù)的改變著金融領域。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于互聯(lián)網成功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互聯(lián)網成功案例篇1: 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 成功案例 大專生創(chuàng)業(yè)瞄準電子商務 一所學院千人上淘寶開店 楊甫剛月收入已經達到三四萬 義烏工商學院1200多店主 楊甫剛這個曾經為高考復讀兩次的大專生現(xiàn)在已經是義烏工商學院的創(chuàng)業(yè)偶像了,現(xiàn)在每個月收入三四萬,每年營業(yè)額過200萬,流動資金有十幾萬,更重要的是,他是淘寶網的“兩皇冠”賣家,這意味著他已經在網上得到超過45000名顧客的好評。而這只是義烏工商學院這所學校網店風潮的一個縮影而已。目前,義烏工商學院在校生創(chuàng)業(yè)達1800多人,從事電子商務的達1200多人,網店信譽度達“鉆級”的有400多家,校園內已形成一條電子商務供應鏈,一個電子商務商貿流通中心業(yè)已形成,商業(yè)觸角已遍及海內外。 1.在這個創(chuàng)業(yè)者群體中,浙江義烏工商學院的楊甫剛成為學校樹立的典型。出生于1985年的他已有幾十萬的固定資產。2007年5月,他借助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天然優(yōu)勢,在淘寶網上開店創(chuàng)業(yè)。 現(xiàn)在楊甫剛的淘寶店月純收入有3萬元。他時常忙到凌晨3點。中午11點起床,然后接單,打包,發(fā)貨,進貨。他還雇用了幾個客服,每人每月發(fā)給他們1600元錢。因為他時常要面對每天100筆的網購訂單、每月約20萬的營業(yè)額。 2. 2008年4月末,宋雅丹在淘寶網上開設了店鋪。而就在一年前,她還是一個時常為生活費焦慮的普通學生。不到一年的時間,浙江女生宋雅丹被罩上了一個迷人的光環(huán)。如今,她已是一名擁有300多萬元流動資金的女大學生。此外,她還要肩負50多個人的生計問題。這一切源于她"生活費不夠,想要賺點零花錢"的日常愿望。她開始的時候試圖售賣的產品是自己設計的女裝,因為有鮮明個性的設計,引來了不少顧客。她一邊設計一邊找人加工,最重要的還在網上推廣,她的財富如滾雪球般遞增。2009年 春節(jié) ,她注冊了自己的工廠。如今她已是一個團隊的核心,團隊中有助理,還有工人、客服人員以及臨時雇用的攝影師。 3.當知道互聯(lián)網上最近熱傳的“淘寶第一美女”就是自己的時候,浙江樹人大學大二女生李葉的室友都哈哈大笑。網名為“水煮魚皇后”的李葉是個嬌小的女孩子,但她已是一個成功的網店掌柜,而且,是一個自己當“MODEL(模特)”的老板娘。李葉說,自己起初動了想賣衣服的心思,就是自己的衣服實在太多了,扔掉又覺得太心疼,索性就賣起了二手衣服。她清楚地記得第一筆訂單的總價是195元。零的突破之后,接二連三的訂單開始源源不斷。她說,現(xiàn)在,自己的小店月營業(yè)額都在2萬元左右。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哦! 4. 楊福光的網店開在中國增長最快的網絡交易平臺淘寶網上。他如今已是擁有14名員工,2家倉庫和豐厚現(xiàn)金流的網店老板。23歲的楊先生去年獲利75,000美元,他說“我根本沒有想到我的店能開得這么好。最初我賣的是瑜珈墊,現(xiàn)在化妝品是主打商品,它們利潤要高一些。” 自2003年5月10日成立以來,淘寶網基于誠信為本的準則,從零做起,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迅速占領了國內個人交易市場的領先位置,創(chuàng)造了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一個發(fā)展奇跡,真正成為有志于網上交易的個人的最佳網絡創(chuàng)業(yè)平臺。據(jù)報道,淘寶網現(xiàn)有會員8300萬左右,有三成左右是大學生。因為不受資金、場地的限制,網上開店已經成為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選擇之一。 互聯(lián)網成功案例篇2:互聯(lián)網思維成功案例 2013年5月20日,雕爺牛腩正式營業(yè),這是一家“輕奢餐”餐廳—名字聽著就挺特別。開業(yè)至今剛剛3個月,很多人慕名而來,每天門庭若市,吃飯都要排很久的隊。 雕爺牛腩創(chuàng)辦者叫孟醒,互聯(lián)網名人,網名雕爺,是淘寶最大的精油品牌阿芙的創(chuàng)始人,阿芙精油在淘寶上占有60%的市場份額。他并非做餐飲的專業(yè)人士,開辦這家餐廳,被很多人—包括雕爺自己,看作一次商業(yè)風險很高的嘗試,充滿了互聯(lián)網式玩法的餐廳運作。 在北京,雕爺牛腩目前只有兩家分店,店面都不大,十來張桌子,裝修簡單,但有特點。他們主打兩道菜,咖喱牛腩飯和金湯牛腩面,每道一百多塊,按普通吃客的說法,吃牛腩+米飯,蓋澆飯的高雅吃法。味道還不錯,但味道不算重點,就像海底撈味道一般,我們更愿意說它的服務,也愿意帶家人和朋友時不時吃一回。 雕爺牛腩,是在用互聯(lián)網的思維和玩法,做一家與眾不同的餐廳。互聯(lián)網什么玩法呢?互聯(lián)網產品思維,就是圍著用戶來,體驗做到極致,然后,用互聯(lián)網方式推廣。 互聯(lián)網成功案例篇3:互聯(lián)網營銷成功案例 小米手機大家肯定是非常熟悉了,每個星期,都會有人在網絡上搶小米,這個就得益于他們成功的網絡營銷方案了。小米手機在本質上是一個電子商務的平臺,而其電商系統(tǒng)的本質是對用戶需求的把握。據(jù)了解,小米在米聊論壇建成了一個“榮譽開發(fā)組”,從幾萬人的論壇中抽一批活躍度相當高的用戶,大概200-300人,他們會和小米內部同步拿到軟件更新的版本。最后,內部和外部的人一起同步測試,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修改。這樣一來,小米就很好地借助了外力,把復雜的測試環(huán)節(jié)很好地解決了。同時,通過MIUI論壇、微博、論壇等進行營銷,對發(fā)燒友級別的用戶單點突破,成功實現(xiàn)口碑營銷,避免了電視 廣告 、路牌廣告等“燒錢”式營銷。 小米手機每周會有一次開放購買活動,每次活動的時候就會在官網上放微信的推廣鏈接,以及微信二維碼。據(jù)了解,通過官網發(fā)展粉絲效果非常之好,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發(fā)展3~4萬個粉絲。要買小米,需要再網絡上搶,這個營銷方案有些鋌而走險,不過事實證明,他們的網絡營銷做得非常成功。互聯(lián)網成功案例相關 文章 : 1. 國內三大典型互聯(lián)網+”的案例 2. 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成功案例 3. 互聯(lián)網思維的十大營銷經典案例 4. 互聯(lián)網+的典型案例分析 5. 傳統(tǒng)行業(yè)轉型“互聯(lián)網+”的三大案例分析三、寫一個你喜歡的網絡營銷案例,并說明你喜歡這個案例的原因其成功的原因和亮點?
現(xiàn)在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在問:XX家網絡營銷公司怎么樣?好不好?哪里有網絡營銷公司以及網絡營銷步驟、網絡營銷經典案例、網絡營銷策略、如何開展網絡營銷等等諸多的問題。實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際上都是同一個問題,說明了網友們比較關心以下兩個問題:
1. 網絡營銷推廣是不錯的營銷方式,只是自己不會操作,又怕合作被人騙。
2. 自己想學習網絡營銷推廣,希望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方法,通過網絡來提升知名度和變現(xiàn)。
根據(jù)《解密:網絡營銷推廣實戰(zhàn)和流量變現(xiàn)公式》一書中的解釋:“究竟有沒有一種以實戰(zhàn)為根本目的,無需懂太多的網絡營銷技術,少花成本或者不花成本就能”更快、更好、更多“的通過網絡來獲得流量以至于流量獲得和流量變現(xiàn)”公式法“呢?實際上網友的這些問題,一句話就能說的明白。
實際上網絡營銷推廣是根據(jù)不同產品搭配不同的營銷渠道方能起到好的推廣效果,并不通用。好的產品又需要好的內容為寫作基礎,所以將產品進行分類+營銷渠道進行分類+吸引力的創(chuàng)作才能獲得好的流量效果。
具體的大家可以詳細參考百度文庫:《解密:網絡營銷推廣實戰(zhàn)和流量變現(xiàn)公式》
四、網絡營銷的創(chuàng)新案例分析
不作充分的分析研究,處理事物就容易產生畸輕畸重的現(xiàn)象。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網絡營銷的創(chuàng)新案例分析,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網絡營銷的創(chuàng)新案例分析一:
褚橙——打造高溢價的農產品電商
本來生活網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唐宋在名為《像可口可樂一樣賣水果》的分享中提及,在做褚橙2013年的品牌營銷的時候,考慮到的問題——如何將非標準化的東西做成一個標準化,以及如何面對年輕人做推廣。
于是我們看到本來生活網以“講故事+文化包裝+食品安全+社會化媒體營銷+產銷電商一條龍”,打造了2013年褚橙大賣。其中將大數(shù)據(jù)技術和社會化廣告技術進行結合,通過“褚橙故事”傳播+預售促銷活動相互配合的形式為褚橙的售賣做預熱的方式值得借鑒。以下是一些在之前廣泛討論的事實基礎上總結的褚橙案例要點:
1)利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為社會化廣告投放提供方向和依據(jù)
精準鎖定目標人群,進行定向推廣(搜集信息范圍包括產品潛在粉絲、競品消費者、達人意見領袖等)
2)為產品傳播進行內容營銷
制定了三組適合社會化傳播的內容方向,包括:褚橙產品安全方向、褚時健故事勵志方向、微博粉絲獨享優(yōu)惠方向,建立起與目標消費者聯(lián)系的橋梁
3)將大數(shù)據(jù)技術捕捉到的精準畫像與內容方向進行匹配
制定不同投放組合計劃,測試出互動率最高的傳播組合進行重點推廣,確保每一分推廣費用都花在刀刃上
4)邀請達人品嘗勵志橙活動-開展“無任何門檻”形式的饋贈活動
搜集了1000名不同行業(yè)的80后創(chuàng)業(yè)達人進行了褚橙無償激勵贈送活動。30%的達人接受了贈送,后續(xù)帶來了更多圍繞褚橙的熱議話題。
網絡營銷的創(chuàng)新案例分析二:
品牌的網絡事件營銷案例
在筆者看來,任何形式的事件營銷案例都不能脫離其“營銷”本質。“營銷”其實是一種溝通方式,不論你用什么樣的方法,你都要針對你的目標人群選擇適合他們的溝通方式--而這種溝通方式最核心的問題,不是講述者說了什么,而是聆聽者聽到了什么。
幾年前,互聯(lián)網第一次浪潮席卷而來,帶著破碎的泡沫而去,當時的一片哀鴻如今還猶在耳,第二波網絡影響力又兵臨城下。
一系列的數(shù)字讓所有投身于互聯(lián)網以及關注互聯(lián)網的人再一次熱血沸騰--CNNIC第21次調研結果顯示:中國網民數(shù)已增至2.21億人。中國網民數(shù)增長迅速,2007年一年則增加了73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53.3%,在過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網民20萬人。目前中國的網民人數(shù)位于世界第一。中國網民人均上網時間3.28個小時,而電視平均的使用時間才只有1.21小時。
龐大的用戶數(shù)量和如此高的用戶接觸度已經使互聯(lián)網徹底擺脫了幾年前被人稱為“除四大傳統(tǒng)媒體外”的第五類媒體的身份,而躍升成為與傳統(tǒng)四大媒體并駕齊驅的,甚至是超過了傳統(tǒng)媒體的重要媒體。
選擇眾多,如何入手
互聯(lián)網的存在以及其日漸重要讓所有的營銷人都興奮起來,而興奮之余又多了一絲茫然--互聯(lián)網營銷究竟該如何做
互聯(lián)網營銷的層面有很多,有EPR(網絡公關),有IWOM(互聯(lián)網口碑營銷),有EAD(互聯(lián)網廣告)……
互聯(lián)網營銷的手段也有很多,可以跟門戶網站進行專題合作,可以投放公關軟文,可以根據(jù)不同網站的用戶人群進行形式豐富的網絡廣告投放,可以做SEM(搜索引擎營銷),可以做IM營銷,可以做論壇營銷,可以做博客營銷,可以做WIKI營銷,可以做流媒體營銷......
如此多的手段讓人目不暇接,也讓人覺得無從下手--品牌的事件營銷案例到底該如何做
在筆者看來,任何形式的事件營銷案例都不能脫離其“營銷”本質。“營銷”其實是一種溝通方式,不論你用什么樣的方法,你都要針對你的目標人群選擇適合他們的溝通方式--而這種溝通方式最核心的問題,不是講述者說了什么,而是聆聽者聽到了什么。
許多互聯(lián)網營銷手段只是一味地最求PV、追求點擊率--在傳統(tǒng)廣告時代無法承諾的量化,終于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成為了可能。但是如果忽略了品牌想要溝通及傳播的本質,忘記了和消費者溝通你想傳遞給他們的品牌信息,那這種營銷手段就是失敗的--除非品牌所追求的,就是像恒源祥那個挑戰(zhàn)消費者忍耐極限的廣告事件營銷案例所追求的效果一樣-“寧肯被罵,也要被記住”。
綜上所述,網絡營銷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似乎應該是:在綜合利用互聯(lián)網媒體(包括互聯(lián)網官方媒體和自媒體)的基礎上,讓盡可能多的目標消費群體接收到品牌想要傳達的信息。
事件營銷是個思路
“事件營銷”似乎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互聯(lián)網上諸多火爆事件讓互聯(lián)網營銷人越來越意識到“事件”的力量--如果可以制造一個事件讓許多人關注,或者借助一個本身就已經有很多人關注的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恰當”地植入品牌信息,那么不僅保證了高關注度,更保證了品牌信息的正確傳達,可謂是一箭雙雕。
一個讓筆者較為鄙視但是卻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是前陣子比較火爆的“蘭董”事件營銷案例。
“蘭董”,一個號稱身價億萬的“70后”富婆,在網上發(fā)布了一個視頻,大罵“80后”和“90后”,言語極盡侮辱鄙視之詞。“蘭董”竭盡所能顯示自己的富有,并用極其挑釁和輕蔑的言語和肢體動作去輔助她想表達的核心思想--“蘭董”火了,在“80后”、“90后”甚至一些“70后”的謾罵聲中名聲大振。
“蘭董”似乎意猶未盡,一個視頻不夠,繼而接二連三推出了一系列視頻,一定要把網友對于自己的憤怒激發(fā)到極點,直到“忍無可忍”為止。此舉意義何在一個網站為了推廣自身,增加流量而作的跳梁小丑之舉而已。
“蘭董”的所有視頻和照片都十分醒目地打著“woyo.com”這個網站名字(其中大部分還是水印,轉載的時候也無法去掉),到后來推出的視頻更是鮮明地打上了“蘭董”在woyo的空間地址。
一個網站,為了知名度,為了流量,已經無恥、可悲到這(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國酒業(yè)新聞網)樣的地步了么--這叫什么非常規(guī)營銷名人效應還是所謂的“事件營銷”--筆者給它起了個名字:“激怒式營銷”。
“蘭董”竭盡所能顯示自己的富有,并用極其挑釁和輕蔑的言語和肢體動作去輔助她想表達的核心思想--“蘭董”火了,在“80后”、“90后”甚至一些“70后”的謾罵聲中名聲大振。
“蘭董”似乎意猶未盡,一個視頻不夠,繼而接二連三推出了一系列視頻,一定要把網友對于自己的憤怒激發(fā)到極點,直到“忍無可忍”為止。此舉意義何在一個網站為了推廣自身,增加流量而作的跳梁小丑之舉而已。
“蘭董”的所有視頻和照片都十分醒目地打著“woyo.com”這個網站名字(其中大部分還是水印,轉載的時候也無法去掉),到后來推出的視頻更是鮮明地打上了“蘭董”在woyo的空間地址。
一個網站,為了知名度,為了流量,已經無恥、可悲到這樣的地步了么--這叫什么非常規(guī)營銷名人效應還是所謂的“事件營銷thldl.org.cn”--筆者給它起了個名字:“激怒式營銷”。
悲哀與憤怒之余,整個事件營銷案例的策劃和執(zhí)行過程有很多地方還是值得學習和研究的:
策劃之高明1--“植入”而非“直述”:制造一個話題人物,以人物為核心引起網友的關注,再置入網站信息,繼而提升網站知名度--只不過,不是正面人物,而是一個更能引起人們關注的負面人物(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策劃之高明2--“借勢”:恰逢一個“90后”女孩大罵“80后和70后”的視頻大火,于是策劃者趁熱打鐵,推出一個“70后大罵80后和90后”,罵得更加變本加厲,讓事件再次升溫。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及其原因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更多相關問題,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